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清单 第 9 类(航空航天与推进)》
第 9 类 航空航天与推进
9A 系统、设备和部件
9A012 “无人驾驶航空器”“无人驾驶飞艇”以及相关设备和部件:
a.在“操作人员”“自然视距”以外能够可控飞行并具有以下任一特性的“无人驾驶航空器”或“无人驾驶飞艇”:
1.最大“续航时间”大于等于 30 分钟小于 1h,以及在大于等于 46.3 km/h(25 节)的阵风条件下,具有起飞能力和稳定可控飞行能力;
2.最大“续航时间”大于等于 1h;
技术说明:
1.“操作人员”是指负责操控“无人驾驶航空器”或“无人驾驶飞艇”的专业人员,通过地面控制站对飞行器进行遥控或编程,以确保飞行任务的顺利完成;
2.“续航时间”指换算到国际标准大气环境条件(ISO2533:1975)下海平面零风状态的持续飞行时间;
3.“自然视距”是指在没有任何人为干扰和大气污染的理想条件下,地球表面上观察者能够清晰看到物体的最大距离。视距是指在地球表面上,由于地球曲率的限制,观察者能够清晰看到物体的最大距离。在实际应用中,通常考虑大气条件对视距的影响。
b.用于“无人驾驶航空器”或“无人驾驶飞艇”的发动机:
1.设计或改进后用于在 15420 m(50000 英尺)以上“高空”飞行的吸气活塞式或转子式内燃发动机;
2.最大持续功率超过 16 kW 的航空发动机;
c.满足一定技术指标的专门用于特定“无人驾驶航空器”或“无人驾驶飞艇”的“载荷”,包括“红外成像设备”、“合成孔径雷达”、“目标指示激光器”、惯性测量设备:
1.具有以下两种特性的“红外成像设备”:
a.波长范围 780~30000 nm;
b.“瞬时视场角”(IFOV)小于 2.5 mrad;
2.作用距离大于 5 km,且具有以下任一特性的“合成孔径雷达”(SAR):
a.“条带模式”分辨率优于 0.3 m;
b.“聚束模式”分辨率优于 0.1 m;
3.可在高于 55℃环境中稳定工作,且具有以下所有特性的“目标指示激光器”:
a.免温控型;
b.能量大于 80 mJ;
c.稳定度优于 15%;
d.“光束发散角”小于 0.3 mrad;
4.具有以下所有特性的惯性测量设备:
a.航向精度小于 2°;
b.姿态精度小于 0.5°;
c.分辨率小于 0.1°;
说明:9A012.c.4 项不管制 7A、7B 所管制的相关物项。
d.专门设计用于将有人飞行器、有人驾驶飞艇改装为 9A012.a.1项所管制的“无人驾驶航空器”“无人驾驶飞艇”的设备或部件;
e.专门用于特定“无人驾驶航空器”或“无人驾驶飞艇”,且具有以下任一特性的无线电通信设备:
1.“无线电视距”传输距离大于 50 km;
2.一站控多机能力大于 10 架。
说明:9A012.a、9A012.b.1、9A012.d 项不管制模型飞机或模型飞艇。
技术说明:就 9A012 项而言:
1.“红外成像设备”是一种利用物体发射的红外辐射来形成图像的探测设备,广泛应用于夜视、热成像、搜索与救援等领域。
2.“合成孔径雷达”是一种主动式微波遥感系统,它通过合成孔径技术获得高分辨率雷达图像,适用于地形测绘、环境监测等。
3.“目标指示激光器”是一种用于军事领域的激光设备,它能精确地指向目标并对其进行标记,以便于激光制导武器对其进行打击。
4.“瞬时视场角”是指探测器在某一瞬间所能覆盖的视场角度,它决定了探测器的空间分辨率。
5.“条带模式”是合成孔径雷达工作的一种模式,其中雷达波束沿着飞行方向连续扫描地面,形成一条宽的扫描带。
6.“聚束模式”是合成孔径雷达工作的一种模式,其中雷达波束在某一特定区域进行长时间的聚焦,以获得更高的空间分辨率。
7.“光束发散角”是指光束在传播过程中发散的程度,通常用来描述激光束或其他类型光束的聚焦性能。
8.“无线电视距”是指在没有任何障碍物的情况下,无线电波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最大距离。